医案是中医临床实践的记录,体现了诊疗过程中理、法、方、药的具体运用,是医家诊治疾病思维过程的表现。历代名家医案是中医药宝库中的瑰宝。我们推出【以案说医】栏目,以期传承精华,启迪我辈,共同进步。
肩周炎又称漏肩风、冻结肩、五十肩,是肩部受凉或外伤后引起肩关节周围肌肉、肌腱、滑囊和关节囊软组织的慢性退行性病症,早期表现为疼痛,后期以活动受限为主。是骨科中老年患者常见病,尤以女性为多。
樊教授结合多年临床经验,认为临床治之须辨明轻重缓急,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分型治之。
一、风寒侵袭。主证:肩部疼痛较轻,病程较短,疼痛局限于肩部,多为钝疼或隐痛,或有麻木感,不影响上肢活动,局部发凉,得暖或抚摩则痛减,舌苔白,脉浮或紧,多为肩周炎早期。治则:祛风散寒,通络止痛。方药:蠲痹汤加减。羌活10g,独活10g,桂枝10g,秦艽10g,海风藤15g,桑枝10g,当归10g,川芎10g,木香10g,乳香10g,甘草6g。
二、寒湿凝滞。主证:肩部及周围筋肉疼痛剧烈或向远端放射,昼轻夜甚,病程较长,因痛而不能举肩,肩部感寒冷、麻木、沉重、畏寒得暖稍减。舌淡胖,苔白腻,脉弦滑。治则:散寒除湿,化瘀通络。方药:乌头汤加减。麻黄10g,制川乌12g(先煎),白芍15g,黄芪30g,全虫12g,羌活12g,细辛6g,甘草6g。
三、瘀血阻络。主证:外伤后或久病肩痛,痛有定处,局部疼痛剧烈,呈针刺样,拒按,肩活动受限。或局部肿胀,皮色紫暗,舌质紫暗,脉弦涩。方药:活络效灵丹与桃红四物汤合并加减。当归15g,丹参15g,生乳没各15g,桃仁10g,红花10g,熟地10g,川芎10g,桂枝10g,白芍10g,鸡血藤15g,桑枝20g。
四、气血亏虚。主证:肩部酸痛麻木,肢体软弱无力,肌肤不泽,神疲乏力,或局部肌肉挛缩,肩峰突起,舌质淡,脉细弱无力。方药:秦桂四物汤,或用本方加味治之。秦艽12g,桂枝12g,当归12g,川芎10g,白芍12g,生地12g,黄芪15g。寒甚加羌活、独活、附子;湿甚加苡米、海桐皮;筋缩不利加木瓜、鸡血藤、忍冬藤;痛甚加全虫。
典型病案一:患者,女,时年60岁。
【首诊证候】
主要症状:肌肤麻木、怕冷,兼有疼痛感,汗出。
【辨证论治】
诊断:肩凝症。
临床上辨证论治,用药思路:太阳经病辨证,用于治疗肩关节周围炎,表虚较甚者,加入玉屏风散益卫固表。
证属:风寒侵袭,营卫失调,经络阻塞而麻木、疼痛,肩关节活动受限,须治以补益气血,温通卫阳,散寒除痹,以黄芪桂枝五物汤温通肩痹而利关节,虑及患者气血已虚,加当归有当归补血汤之意,佐用桑枝,引药直达病所。
药用:黄芪20g,桂枝12g,白芍12g,生姜15g,大枣5枚,当归15g,桑枝9 g。服药2周后左肩活动正常,疼痛消失。
典型病案二:方某,女,时年57岁。
【治疗过程】
右肩肩凝症6个月,曾经针灸、推拿和氢考封闭疗效不显,来院求治。检见右肩三角肌轻度萎缩,肩周有压痛,外展、前屈后伸活动均受制。
方用桂枝汤加味。桂枝6克,白芍10克,生姜10克,甘草10克,大枣10枚,丹参15克,姜黄12克,鸡血藤10克,制川乌6克。服5剂,并外用熏洗患肩每日1-2次。药尽痛减。
按语:
樊教授认为认为肩周炎在中医属于“肩痹”范畴,《针灸资生经》首次提出了“肩痹”之名,其曰:
“肩外俞治肩痹”。其总病机为“不通则痛,不荣则痛”。包括六淫、气血失调等,其中又以寒邪和瘀血致痛为主要原因。“不荣则痛”主要是气、血、阴、阳不足导致机体失养作痛。
樊教授认为,本病的发生有内外因素,内因是正气亏虚、肝肾不足、筋失濡养而退变;外因为感受风寒湿邪或外伤、劳损,邪凝经脉,经络痹阻。概括起来不外“虚”、“邪”、“瘀”。临床上多虚实夹杂,初病以实证为主,久病多以虚证为主。故中医的治疗原则应以祛除外邪、活血化瘀、滋补肝肾气血为主。
郑重申明:
由于每个人的体质和病情不同,本案中的方药和剂量仅适用于本案病人当时的病情。未经中医辨证诊治,不得照搬使用本案中的处方和剂量。广大读者如有需要,应前往正规医院诊治,以免贻误病情。